如何在Linux中创建,格式化和挂载文件系统
文件系统是存储设备上的数据和元数据组织。
如果要访问UNIX中的任何文件,如操作系统,则必须安装文件驻留的文件系统。
众所周知的Linux文件系统有EXT,EXT2,EXT3,EX4,BTRF,Reiserfs,ZFS,XFS,JFS和Swap。
让我们在Linux上创建一个分区,创建文件系统,并了解如何安装该文件系统。
第1步:创建分区
在创建文件系统之前,请确保有足够的未分配磁盘空间(或者自由圆柱)。
我们可以使用fdisk -l
或者parted打印free
命令检查磁盘空间:
$sudo fdisk -l Disk /dev/sda: 10.7 GB, 10737418240 bytes 255 heads, 63 sectors/track, 1305 cylinders Units = cylinders of 16065 * 512 = 8225280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/dev/sda1 * 1 1020 8193118+ 83 Linux /dev/sda2 1021 1147 1020127+ 82 Linux swap/Solaris
其中我们可以看到'/dev/SDA'磁盘上的1305个气缸,最多可用于1147个气缸。
因此,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新分区。
我们可以使用fdisk或者parted命令创建新分区。
在以下示例中,我使用fdisk命令在名为'/dev/sda'(第一个硬盘)上的硬盘驱动器上创建分区。
$sudo fdisk /dev/sda Press n Press p Press “Enter” for default starting cylinder” Enter 100MB+ Now Change the partition type to 83 and finally reboot the system.
第2步:在分区上设置磁盘标签
我们可以使用e2label命令设置或者更改磁盘标签。
必须以root用户身份运行e2label命令。
以下命令在名为'/dev/sda3'的磁盘分区上设置磁盘数据文件。
$sudo e2label /dev/sda3 datafiles
要查看磁盘标签,请运行以下命令:
$sudo e2label datafiles
第3步:创建文件系统
在Linux中,我们可以使用mkfs,mkfs.ext2,mkfs.ext3,mkfs.ext4,mks4fs或者mkfs.xfs命令创建文件系统。
在RHEL和CentOS系统上,我们可以安装一个名为"e4fsprogs""的另外包,其可以管理Ext4文件系统。
以下命令在"/dev/sda3"磁盘分区上创建ext4文件系统:
$sudo mkfs.ext4 /dev/sda3 mke2fs 1.39 (29-May-2006) Filesystem label= OS type: Linux Block size=1024 (log=0) Fragment size=1024 (log=0) 26208 inodes, 104420 blocks 5221 blocks (5.00%) reserved for the super user First data block=1 Maximum filesystem blocks=67371008 13 block groups 8192 blocks per group, 8192 fragments per group 2015 inodes per group Superblock backups stored on blocks: 8193, 24577, 40961, 57345, 73729 Writing inode tables: done Creating journal (4096 blocks): done 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counting information: done
第3步:安装文件系统
用于安装文件系统的最常用方法是使用mount命令手动手动或者通过在/etc/fstab文件中添加条目,以便在启动时挂载文件系统。
例子:
$sudo mount /dev/sda3 /data
在上面的示例中,我们将"/dev/sda3"分区安装为'/data'目录。
我们可以通过执行以下命令来验证:
$sudo mount | grep -i sda3 /dev/sda3 on /data type ext4 (rw)
此外,我们可以使用umount命令卸载/dev/sda3.
$sudo umount /data
每当Linux系统重新引导"/data"文件系统无法使用。
如果要再次使用文件系统,则必须手动安装它。
为了避免在Linux启动后重复安装,我们必须在/etc/fstab文件中添加条目,因此它将持久地持续重启。
其中我们将简要介绍/etc/fstab配置文件。
我们应该在FSTAB文件中添加条目,如下所示:
LABEL=datafiles /data ext4 defaults 1 2 or /dev/sda3 /data ext4 defaults 1 2
一个示例fstab文件:
$cat /etc/fstab #device name mountpoint Type of fs options dump fsck LABEL=//ext4 defaults 1 1 LABEL=SWAP-sda2 swap swap defaults 0 0 /dev/sda3 /data ext4 defaults 0 0
其中:
设备名称:设备/分区的名称或者源路径(载入的源路径)/dev/sda3
安装点:其中数据添加到文件系统(其中挂载)/数据
FS类型:文件系统的类型是ext2,ext3,ext4,NFS,Proc等。
选项:在此选项中,我们可以将安全策略应用于特定文件系统。
例如,当我们安装时,我们可以设置无需执行二进制文件,或者我们可以设置只读文件系统。
默认情况下,文件系统具有RW,SUID,RW,EXEC,AUTO,NOUSER和ASYNC。
转储:这用于文件系统备份。
如果设置值零,则忽略备份。
如果设置为1,则备份文件系统。
FSCK:此选项是确定要检查文件系统的顺序。
显示挂载信息
我们可以运行df -h
或者lsblk
命令来获取安装的设备信息,如装载点,文件系统大小等。
$df -h
findmnt是一个非常方便的工具来列出所有已挂载的文件系统,请按下面运行命令:
$findm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