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ch Linux安装入门教程
Arch Linux是一个独立的项目,其背后是针对i686(2016年11月对Arch的最终支持)和X86-64平台的所谓GNU Linux发行版。
第一个正式版本发布于2002年3月11日,名为Arch Linux 0.1.
这种分配以一种基本原则(即KISS(保持简单,愚蠢))为原则,既轻便又快速。
他的软件包针对i686处理器和新一代64位进行了优化。
Arch Linux使用自己的软件包管理器pacman,其独特,简单和高效是其主要资产之一。
另一方面,它使用Arch用户存储库(AUR),这是一个社区存储库,所有Arch用户都可以参与其中,以补充Core和Extra存储库分支。
我们需要了解的有关Arch Linux的知识
Arch Linux是另一种Linux发行版,例如Centos,Ubuntu,Debian,Redhat等。
与使用离散版本的其他Linux操作系统不同,
- Arch Linux在滚动发布模型上进行更新,该模型提供了连续的增量升级以使系统保持最新。
- Archlinux有一个名为pacman的软件包管理器,这里的所有操作都在命令行中完成。它结合了一套二进制工具和一个相对简单的用于构建软件包的系统。
- 为了鼓励用户从Shell和文本编辑器执行大多数系统配置,Arch Linux上未正式提供GUI配置实用程序。
- Arch Linux不会自动启用已安装的软件/模块。我们将负责定义要在启动时加载的模块和守护程序
- 该发行版是完全可定制的,可让我们在安装过程中安装桌面环境,例如GNOME,KDE,LXDE和Xfce。
Arch Linux 2016.01.01的新版本旨在介绍Linux 4.14.9内核的用法并添加所有已发布的软件更新和补丁程序。
1)下载Arch Linux ISO文件
Arch Linux 2016.01.01是实际的最新版本。
显然,此版本是当前发行版中最高级的版本。
Iso文件的大小为522.0 MB,可以从官方页面下载。
我们有一些下载方法:bittorent,netboot,http直接下载。
2)准备安装媒体
Arch Linux的ISO文件可用于构建安装USB密钥,也可以将其刻录到CD介质上。
因此,将镜像写入闪存介质或者光盘,然后从中启动。
我们必须注意,自2016年3月ISO以来不再提供对32位体系结构(i686)的支持。
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命令使USB Live可启动:
# dd bs=4M if=/home/user/archlinux-2016.01.01-x86_64.iso of=/dev/sdc status=progress && sync
我们应该用与USB密钥相对应的值和与USB密钥相对应的Arch Linux路径替换sdc。
3)安装过程
现在,我们可以从媒体驱动器启动以安装Arch Linux。
如果我们使USB实时启动,请确保从USB启动。
我们将看到下面的页面
我们会看到一些选项可用:
- 引导Arch Linux(x86_64):如果我们希望全新安装Arch Linux或者仅想将其用于救援,则可以选择此选项。
- 引导现有操作系统:假设我们错误地从Arch Linux安装中引导,而不是重新引导计算机,只需使用此选项即可从操作系统引导。如果安装了多个操作系统,则可以通过指示要引导的分区号来使用TAB键选择正确的操作系统
- 运行Memtest86 +(内存测试):我们可以使用它来测试内存,例如多线程,
- 硬件信息(HDT):此选项为我们提供有关材料的一些信息,例如内存大小和内存,处理器(CPU核心,高速缓存,速度等),主板等。
- 重新启动并关闭电源:顾名思义,我们可以使用以下选项重新启动计算机的电源。
在我们的情况下,我们将选择第一个选项来安装Arch Linux,而我们只有如下所示的终端
如果我们尝试列出当前目录的内容,我们将得到一个文件,该文件解释了安装arch的过程。
这是Arch Linux的官方安装教程。
我们可以通过使用文本编辑器命令来查看内容
# vim install.txt
a)验证启动模式
如今,可以将启动配置为MBR或者EFI模式。
某些新机器支持EFI模式,但是我们必须在开始安装步骤之前对其进行检查。
通常,我们可以在BIOS中进行检查,但可以通过系统验证启用的模式。
可以通过Arch Linux使用以下命令来执行此操作
# ls /sys/firmware/efi/efivars
如果在我的情况下没有结果,则意味着我们没有任何现有的EFI文件夹,因此我们可以在MBR模式下启动,但是如果得到的结果与以下结果类似
# ls /sys/firmware/efi/efivars AcpiGlobalVariable-c020489e-6db2-4ef2-9aa5-ca06fc11d36a IrsiInfo-5bce4c83-6a97-444b-63b4-672c014742ff ActiveVgaDev-59d1c24f-50f1-401a-b101-f33e0daed443 KEK-8be4df61-93ca-11d2-aa0d-00e098032b8c AdministerSecureBoot-59d1c24f-50f1-401a-b101-f33e0daed443 KEKDefault-8be4df61-93ca-11d2-aa0d-00e098032b8c
这意味着我们具有EFI模式
b)配置网络
如果通过网络电缆连接,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站点进行ping测试来测试连接性:
绝对首选有线连接,因为可引导安装ISO已设置为在启动时自动检测并连接到任何有线网络,但是如果我们有无线连接,则网络配置将需要更多步骤。
首先,尝试查看无线接口名称的名称,如下所示
ip link 1: lo: <LOOPBACK,UP,LOWER_UP> mtu 65536 qdisc noqueue state UNKNOWN mode DEFAULT group default qlen 1 link/loopback 00:00:00:00:00:00 brd 00:00:00:00:00:00 2: eno1: <NO-CARRIER,BROADCAST,MULTICAST,UP> mtu 1500 qdisc pfifo_fast state DOWN mode DEFAULT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link/ether a0:1d:48:6a:97:2a brd ff:ff:ff:ff:ff:ff 3: wlo1: <BROADCAST,MULTICAST,UP,LOWER_UP> mtu 1500 qdisc mq state UP mode DORMANT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link/ether 9c:d2:1e:0e:5b:c4 brd ff:ff:ff:ff:ff:ff
我的无线设备是wlo1.
现在,我们可以尝试如下连接到无线网络:
# wifi-menu -o wlo1
然后重试ping连接
c)配置系统时间
连接到Internet后,同步系统时间很重要。
这可以通过打开网络时间协议(NTP)来完成。
我们将首先检查该服务是否正常运行,否则,我们将其激活。
我们可以按以下方式检查NTP服务:
# timedatectl status
如果该服务无法正常工作,我们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设置
# timedatectl set-ntp true
在下面的屏幕截图中,我们将看到系统时间未同步,但我们将激活同步
d)准备磁盘
为了安装系统,我们应该检查存在的磁盘。
因此,请从系统中拔出我们不需要的所有其他存储设备,以免最终导致格式化错误。
仅插入我们将要格式化的格式,以在其上安装Arch Linux。
分区表有两种:MBR和GPT。
GPT是建议使用的现代分区表,因为它与EFI模式关联,并且还因为MBR有一些限制,例如只能使用最大2 TB的磁盘,并且最多只能支持四个主分区。
我们需要具有MBR扩展/逻辑分区才能具有四个以上的主分区。
GPT没有这些限制,可以提供更好的数据管理。
因此,如果我们使用EFI引导模式和/或者大于2TB的磁盘,请使用GPT,尽管我们可以使用MBR。
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检查磁盘:
对于EFI模式,可以使用cgdisk命令来管理GPT磁盘,如下所示
# cgdisk /dev/sda
或者,我们可以使用cfdisk命令i,它是一个图形应用程序,旨在对新手更加友好。
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更友好的命令来管理MBR和GPT磁盘:
# cfdisk /dev/sda
我们将在下面的窗口中创建新分区
注意,在我的情况下,我将创建两个(02)分区:根分区和主分区。
如果我们要使用休眠模式,则交换可能很重要。
对于新机器,我们实际上不需要创建交换分区,因为有足够的内存,但是对于需要交换的用户,建议在安装后创建交换文件并激活它,而不是交换分区。
对于带有GPT磁盘的EFI模式,建议创建不超过100 MB的可启动EFI分区。
对于MBR磁盘,根分区将设置为可启动。
我们将使用MiB,GiB,TiB或者S来指示分区的大小。
重复相同的过程来创建所有分区。
在我们的示例中,根分区为7GiB,主分区为13GiB。
使用cgdisk命令,在创建新分区时,将要求我们输入第一个扇区值。
默认值为2048,但是如果我们有SSD磁盘,则应使用4096,因为SSD读取4M块中的块,而不是2M块中的块。
使用cfdisk命令完成分区创建后,将列出所有分区。
要使根分区可启动,请选择它,然后选择可启动选项,我们将其中看到如下结果
要保存,只需转到写入选项。
对于使用GPT方案和交换分区的用户,必须将EFI引导分区的类型更改为efi以及交换分区的类型。
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相应表来了解要使用的分区类型的代码
我们可以按以下方式检查分区
现在已经创建了分区,我们可以按如下所示对其进行格式化:
# mkfs.ext4 /dev/sda1
# mkfs.ext4 /dev/sda2
要格式化EFI引导分区,应使用mkfs.fat -F32
命令而不是mkfs.ext4
现在,我们应该挂载已经创建并格式化的分区,以便Arch Linux可以指向它们。
我们将根分区安装到/mnt
文件夹中,将主分区安装到必须创建的/mnt/home
文件夹中。
这意味着对于创建的每个分区,我们都应该创建一个对应的/mnt
子文件夹才能挂载它。
我们可以检查结果如下:
e)选择镜像
在安装过程中,将下载软件包,因此我们必须配置镜像以用于Internet。
为了最快的下载速度,我们必须为存储库选择最近的镜像。
镜像在列表上的位置越高,下载软件包时它的优先级越高。
我们可以通过编辑文件/etc/pacman.d/mirrorlist
来选择镜像列表,以根据我们所在的位置选择要在较高位置使用的镜像:
# vim /etc/pacman.d/mirrorlist
如果我们使用WiFi进行连接,请在重新引导系统之前安装以下软件包,否则将无法访问无线网络:
# pacman -S iw wpa_supplicant dialog wpa-actiond
这将安装Wi-Fi菜单,该软件可让我们自动连接到已知网络。
f)安装Arch Linux基本系统
现在我们选择了镜像,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安装Arch Linux bases系统:
# pacstrap /mnt base base-devel
g)生成fstab文件
fstab文件用于控制系统引导时自动安装的文件系统,以便系统能够启动到Arch Linux。
我们可以先检查如下
# cat /mnt/etc/fstab
我们会看到我们的文件中没有任何条目。
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命令生成该文件:
# genfstab -U /mnt >> /mnt/etc/fstab
h)更改根系统
我们需要使用“ chroot”命令来访问我们新安装的操作系统。
# arch-chroot /mnt
i)更改时区
更改时区以使其与物理时区相匹配很重要。
我们可以在/usr/share/zoneinfo /
中看到不同的时区。
文件夹,然后选择适当的时区,如下所示
就我而言,我的时区如下:
# ln -sf /usr/share/zoneinfo/Africa/Douala /etc/localtime
现在重要的是将硬件时钟设置为UTC
# hwclock --systohc
j)配置系统语言
现在,我们可以通过编辑/etc/locale.gen文件来选择系统的默认语言。
# vi /etc/locale.gen
在语言列表中,取消注释所需的一种。
我们将取消注释en_US.UTF-8 UTF-8.
现在,我们必须使用以下命令生成语言环境信息
现在我们必须在/etc/locale.conf
中设置LANG变量。
# echo LANG=en_US.UTF-8 > /etc/locale.conf
k)配置主机
我们必须首先配置主机名
# echo archlinux > /etc/hostname
现在我们需要配置/etc/hosts
文件
# vi /etc/hosts
l)创建一个新用户并更改root密码
建议创建一个普通用户帐户
# useradd -m -G wheel,users -s /bin/bash alain
现在,我们必须使用passwd命令更改root用户的密码
我们必须使用visudo命令编辑/etc/sudoers
文件以添加新用户:
m)动态配置网络
如果我们希望操作系统能够自动为路由器或者网络的dhcp服务器提供IP地址,则可以在系统启动时导入它以激活dhcpd服务
# systemctl enable dhcpcd Created symlink /etc/systemd/system/multi-user.target.wants/dhcpcd.service → /usr/lib/systemd/system/dhcpcd.service.
当我们连接到网络时,这可以自动接收IP地址。
n)安装引导程序
grub和os-prober软件包很重要。
其中grub是引导管理器,os-prober检测系统上是否安装了其他操作系统。
我们需要如下安装:
现在,使用以下命令在磁盘上安装grub:
# grub-install --recheck --target=i386-pc /dev/sdX
如果不指定分区,它将搜索可引导分区。
现在我们可以生成the
# grub-mkconfig -o /boot/grub/grub.cfg
o)退出chroot,卸载分区并重新启动系统
现在我们需要退出chroot
# exit
卸载根分区
# umount -R /mnt
现在,卸下用于安装Arch并重新启动系统的U盘。
# reboot
现在我们可以使用新帐户登录系统
我们会看到我们没有使用根帐户,而是使用了新帐户。
现在,我们已经安装了Arch Linux系统。